房子老了,不一定要拆!以維修取代拆除的城市永續課


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Pinterest 分享至Twitter
房子老了,不一定要拆!以維修取代拆除的城市永續課
在先進國家大都是百年、甚至數百年以上建築看來,在臺灣卻是30年左右的建築就已經稱為「老屋」。箇中原因,除了因為戰後物資匱乏,且因國民政府遷臺後一切臨時從簡的心態指導,一直到民國63年前,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的臺灣並沒有建立起嚴謹的建築耐震技術規範,雖然後來陸續編修,但事實上一直到民國88年的921大地震後才真正喚起了政府與國民對於建築防震的重視,也因此導致目前普遍現存的建築物之耐震設計不足。
 
都市更新無論是更新重建或是整建維護等推動成果,關鍵都是圍繞在人在其中使用及生活的需求,也就是對於居住品質的多重期望及容忍區間的差異所在。當對於建築使用在可容忍區間範圍內時,建築的整建維護觀念及作為就有其作用,當主客觀條件超過容忍區間就會到達更新重建的必要時刻。但上述討論是以經濟角度來評估都市更新的價值,都市更新不只有經濟成本考量,還應該加上都市發展脈絡、保存城市的記憶、文化及歷史等不可回溯等人性因素。



 
下一則

房市冷 土建融九年首見衰退 建築貸款餘額9月年減0.37%

fb
line